tailwindcss in weapp 的原理
发布于 1 年前 作者 yejing 2576 次浏览 来自 分享

tailwindcss in weapp 的原理

*   <a href="#%E7%AC%94%E8%80%85%E7%9A%84%E5%AE%9E%E7%8E%B0"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笔者的实现</a>
    
    *   <a href="#js%E9%87%8C%E7%9A%84%E5%AD%97%E9%9D%A2%E9%87%8F%E8%BD%AC%E4%B9%89%E5%BE%88%E5%AE%B9%E6%98%93%E8%AF%AF%E4%BC%A4"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js里的字面量转义很容易误伤</a>
    *   <a href="#%E5%A4%9A%E6%A1%86%E6%9E%B6%E5%85%BC%E5%AE%B9"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多框架兼容</a>
        
        *   <a href="#%E6%A8%A1%E6%9D%BF%E6%8F%92%E4%BB%B6"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模板插件</a>
        *   <a href="#jsx%E6%8F%92%E4%BB%B6"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jsx插件</a>
        *   <a href="#webpack45-%E5%92%8C-vite-%E7%9A%84%E5%85%BC%E5%AE%B9"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webpack4/5 和 vite 的兼容</a>
        
        
        
    *   <a href="#css-%E9%80%89%E6%8B%A9%E5%99%A8%E6%9B%BF%E6%8D%A2"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css 选择器替换</a>
        
        *   <a href="#%E6%89%BE%E5%88%B0tailwindcss%E8%8A%82%E7%82%B9"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找到tailwindcss节点</a>
        *   <a href="#%E8%BD%AC%E4%B9%89%E5%8E%9F%E5%AD%90%E7%B1%BB%E9%80%89%E6%8B%A9%E5%99%A8"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转义原子类选择器</a>
        
        
        
    *   <a href="#%E6%A8%A1%E6%9D%BF%E8%A7%A3%E6%9E%90%E7%9A%84%E9%87%8D%E6%96%B0%E5%AE%9E%E7%8E%B0"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模板解析的重新实现</a>
    *   <a href="#%E5%8A%A8%E6%80%81%E6%BA%90%E7%A0%81%E8%A1%A5%E4%B8%81"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动态源码补丁</a>
        
        *   <a href="#%E6%94%AF%E6%8C%81%E8%87%AA%E5%AE%9A%E4%B9%89%E9%95%BF%E5%BA%A6%E5%8D%95%E4%BD%8Drpx"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支持自定义长度单位(rpx)</a>
        
        
        
    
    
    
*   <a href="#20-%E5%A2%9E%E5%8A%A0%E4%BA%86%E4%BB%80%E4%B9%88"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2.0 增加了什么?</a>
*   <a href="#%E5%B0%BE%E8%A8%80" rel="noopener" target="_blank">尾言</a>

前言

笔者对 tailwindcss 这一类库的理解还算比较深刻。之前就已经撰写并发布过相关的许多包,比如像 tailwindcss-miniprogram-preset, weapp-tailwindcss-webpack-plugin 等等大堆的包

最近我发布了 weapp-tailwindcss-webpack-plugin2.0.0版本,增加了一些核心特性。想着现在也是时候,回顾总结一下这个插件的原理和历程了。回首npm版本发布历史,看到当年发布的第一个正式版,还是在 2022/2/3 号,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1年多的时间了,想想岁月真是如白驹过隙,等着等着我们就老了。

这个插件是做什么的?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把 tailwindcss 相关的特性,带入进小程序开发中。

为什么需要它呢?核心原因就是,小程序这个平台不像h5那么自由,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束缚与非标准化的 API。我们以微信小程序为例:

css相比,wxss有着更少的选择器支持,同wxml相比,wxml有着更少的字符集支持,jswxs 的运行也是分离的(wxs语法像是一个低版本js)。

更不用说那些该有的全局对象一个都没有了,比如 Blob,File,FormData, WebSocket,fetch,XmlHttpRequest等等了,这导致许多浏览器包,安装下来无法运行。

举个例子,最近我在做服务端 graphql 改造,市面上主流的 graphql client 直接安装运行会立即报错,因为缺少全局对象,为了兼容它们,于是就写了 weapp-websocketweapp-fetch 分别来实现 subscriptionsquery/mutation。目前在项目里使用,运转良好。

总的来说,由于缺少许多特定的对象和语法上的限制,一些在 h5 上通用的流行库,很有可能在小程序里跑不起来。tailwindcss 便是其中之一,而这个插件就能帮助你在小程序里使用它。

原理篇

utility-first CSS framework

其实吧,市面上的 tailwindcss/windicss/unocss 做的是一回事情。如果用比喻来形容,那么它们就是个带着滤网的字符串漏斗。它们对开发者编写的代码文件内容进行读取,并分割成海量的字符串放入漏斗中,然后经过滤网的过滤,符合条件的就去生成原子类,其余的"残渣"则忽略。

其中 tailwindcss 大多作为 postcss plugin 来使用的,它源码里自己实现了一个文件读取机制(也就是 tailwind.config.js 中的 content 配置项 ),来对我们编写的代码进行提取。

windicss/unocss 则是依赖 webpack/rollup/vite 这类的 bundler,在打包的过程中获取到 Source / Asset / Chunk 这类的对象,从而提取字符串的。虽然目前 windicss/unocss 都有对应的 postcss plugin 的实现,但是它们大多都是作为实验性质的,并不能很好的复刻它们打包插件的体验。

是什么造成了它们的不同呢?

这点其实就要说到 unocss/windicss 它们的优点了。目前 tailwindcss postcss plugin 实际上只有__读__的能力,它来读取我们写的代码,生成原子类。而 windicss/unocss 它们大多作为一个 webpack/vite/rollup plugin 来使用的,所以它们不但拥有读的能力,还拥有__修改__的能力。所以它们能写出这样的代码:

<button 
  bg="blue-400 hover:blue-500 dark:blue-500 dark:hover:blue-600"
  text="sm white"
  font="mono light"
  p="y-2 x-4"
  border="2 rounded blue-200"
>
  Button
</button>
<div m-2 rounded text-teal-400 />

实际上就是在打包的插件内,展开覆写罢了,本质上还是个语法糖。

另外目前你选择这种原子类框架的时候,要不选择 tailwindcss 要不就 unocss,目前看起来 windicss 已经死了。

小程序兼容

上面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来聊聊它们对小程序的兼容,事实上,市面这么多转义的插件,预设啥的,都是一回事。

思路大多就是把这些原子类css框架,生成的 class 通过重命名,转义,再覆写的方式,去兼容小程序环境。

说的具体一些,就是对打包后的产物进行修改,把其中的 wxml 里开发者撰写的 className 进行转义,把 js 里写的要应用到 dom 节点上的 className 也进行转义,同时还要对 wxss 里生成的 css 选择器进行转义。

而这些核心中的核心,便是转义后类名和选择器,一定要相互匹配!!不然生成的结果就是完全错误的。

笔者的实现

前面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来讲讲我自己的实现。

实际上我一开始的实现也很简单,在第一版本初期,我选择写了这样一个 webpack plugin

  1. 它内部用 wxml ast 来解析所有的 wxml模板,以此来获取所有的 className 进行解析和替换
  2. 使用 postcss 来解析所有的 wxss,以此对所有的css选择器进行修改
  3. 使用 babel 来解析所有的 js/jsx,以此来动态修改 jsx? 里所以满足条件的字面量 (StringLiteral)。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实现的过程中,困难一个一个浮现出来了:

js里的字面量转义很容易误伤

一开始想着直接匹配并且替换掉符合要求的 js 的字面量,于是便兴致勃勃从 tailwindcss 源码里,拷贝来了解析提取器的正则,并在打包后进行匹配和替换。

然而这个方案失败了,原因是tailwindcss这个正则匹配有可能会把 webpack 它默认注入的一些js code的一些字面量,也给匹配进来,从而造成大面积误伤。这种误伤会导致 js 加载的失败,应用直接就挂了。所以暂时把 js字面量动态修改给去除掉了。同时导出了一个手动标记替换位置的方法:

import { replaceJs } from 'weapp-tailwindcss-webpack-plugin/replace'
const cardsColor = reactive([
  replaceJs('bg-[#4268EA] shadow-indigo-100'),
  replaceJs('bg-[#123456] shadow-blue-100')
])

这样虽然解决了误伤的问题,但是带来了一些代码的入侵性,导致了开发体验不佳。不过这个问题在 2.0.0 解决了,请继续往下看。

多框架兼容

源码 framework 部分

正如你看到的,我的这个 plugin 是兼容市面上,几乎所有还活着的主流开发框架的。在开始设计兼容方案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框架编译成小程序的产物各有不同,一类是以 uni-app/mpx/native(原生)为例,它们就是按部就班的把类 vue 模板的写法,转义成小程序模板写法。另外一类是以 taroraxremax 为代表的 jsx 写法,这种写法的产物,最大的特点就是页面与组件的 wxml 里往往都是这样的结构:

<import src="../../base.wxml"/>
<template is="taro_tmpl" data="{{root:root}}" />

base.wxml 文件内则是大量的条件渲染语句,然后在 js 里生成一个对象传入其中,就把整个页面和逻辑渲染出来了。这个方案显然会比模板方案要灵活许多。个人总结,一种偏静态编译,一种偏动态。

所以开始写的时候插件也分成了 2 个版本,一个是 TemplatePlugin 专门用来处理偏静态的这种框架,一个是 JsxPlugin 负责动态的方案。这 2 种插件的侧重点不同,一个主要替换模板代码,一个则主要转义 jsx,就开发难度来说 jsx 插件要难上许多。

模板插件

源码 base/BaseTemplatePluginwxml 部分

模板那个插件,要做的是解析所有的 domclass 属性,但是这个属性里很有可能会存在 js表达式({{}}包裹的部分)。

如果是不带表达式的,可以直接转义覆写,带表达式的会稍微复杂一点,我需要去预估开发者所使用的语法,比如开发者经常会使用一些数组绑定的语法,或者多元条件运算符,例如 x?y:z?a:b 来撰写类名。这就代表着我们需要像解析 js 那样去解析 {{}} 内部包着的表达式,再通过语法的检测去进行替换。

比如 x?y:z?a:b 派生的 {{ flag ? 'bg-[#123456]' : otherFlag ? 'text-[50px]' : 'text-[#654321]' }} 我们就需要匹配 3 个字面量进行转义。

jsx插件

源码 base/BaseJsxPluginjsx 部分

这个插件的开发难度更高,因为我发现就单单 taro 一个框架,它就支持 react/ preact/ vue2 / vue3 这些框架,要命的是,react/vue2/vue3 它们构建出来的产物,有很大的不同。

这点你可以通过我 src/jsx 目录下的源码,和相应的jest单元测试快照,查看它们的差别。

所以我在配置项里,除了原先的 appType(框架) 之外又加了一个 framework 专门提供给 taro,通过传入 react/vue2/vue3 让它们走各自不同的 jsx? 替换策略。

当然这样远远没有解决问题,毕竟原先插件是在 processAssets 这个hook去执行的核心逻辑,相比较来说还是偏晚的,还可能有误伤的问题存在。为此我做了一些努力:

  1. 在替换字面量时,只匹配 react/vue2/vue3return模板部分代码,放弃函数作用域内字面量的匹配和替换。
  2. 为了让这个转义替换的范围足够的精确,就必须要尽可能的提前执行。于是基于这个思路,我想到了在插件里,动态去插入一个自己的 webpack-loader:jsx-rename-loader (见源码 src/loader )

这个 loader 会被动态的插入 jsx? 文件的加载读取序列中,并确保它在队列的最先执行,即 babel-loaderts-loader 之前。这样在这个loader内部执行转义的时候,得到的原始内容就非常贴近用户自己编写的代码了。

webpack4/5 和 vite 的兼容

源码 base -> v4/v5 部分

这一块也是由于各个框架,使用的 webpack / postcss 版本不同导致的。

不过要达成这个目标还是比较简单的,看看webpack文档就可以了,而 rollup/vite 这种,它们本身的 API 就要比 webpack 简单,实现起来也非常简单。

具体举一些例子便是:

// webpack5 动态插入 loader
import { NormalModule } from 'webpack'
NormalModule.getCompilationHooks(compilation).loader.(pluginName, (loaderContext, module) => {})
// webpack4
compilation.hooks.normalModuleLoader.tap(pluginName, (loaderContext, module) => {})

// webpack5
compilation.hooks.processAssets
// webpack4
compilation.hooks.optimizeChunkAssets

// webpack5
const Compilation = compiler.webpack.Compilation
const { ConcatSource } = compiler.webpack.sources
// webpack4
import { ConcatSource, Source } from 'webpack-sources'
// 还有 `loader-utils` 的版本问题
import { getOptions } from 'loader-utils'
// 还有 Compilation 封闭后 assets 对象不可修改问题等等等等

这种问题只要愿意多调试,都能解决。

css 选择器替换

源码 postcss 部分

这部分是 postcss 的主场,我们知道 postcss 本质上就是一个 css ast 工具。有了 ast 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转化插件来生成 css

现在我们使用它的核心目标为:找到所有 tailwindcss 的生成块,对选择器进行转义。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怎么找?

找到tailwindcss节点

源码 postcss/mp 部分

各个框架,它们公共样式文件的路径不同的。比如 uni-app 的路径就是 common/main.wxsstaro 则为 app.wxss ,而某些框架更加的奇葩,common/miniprogram-app.wxss 等等,这简直就是简直了。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用户传入的 appType 这个框架类型,以此来精确定位公共样式的位置。不过这个方案后续还经过了许多的优化,核心便是利用 postcss 解析,对 tailwindcss 所在的文件位置,进行猜测。

这个猜测的方案是由于 tailwindcss 的特性实现的。因为 tailwindcss 它在生成原子类之前,它会先去注入大量的 css 变量,以此来控制所有的原子类的呈现。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 css 节点

*,:after,:before{
  --tw-border-spacing-x: 0;
  --tw-border-spacing-y: 0;
  --tw-translate-x: 0;
  --tw-translate-y: 0;
  --tw-rotate: 0;
  /* ..... */
}

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找到它,这个文件就是公共样式的所在之处了。不过在寻址时要注意选择器条件和 -tw- 变量条件,以此做到精确匹配。

转义原子类选择器

源码 postcss/selectorParsershared 部分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接踵而至,怎么换?

直接对所有的选择器进行转义可行吗?显然是不可行的,这只会导致 css 的大面积误伤。

我们知道一个css选择器,可能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它可以包含相邻兄弟选择器,子选择器,后代选择器,通用兄弟选择器,伪类选择器,伪元素选择器,还能使用 , 来添加选择器。我们必须要对选择器进一步解析,从而做到精确匹配和转义。

这时候就需要 postcss-selector-parser 出场了。

我们在使用 postcss 进行 root.walk 之后,再把符合条件的 css 节点进行 selectors.walk,从而达成了选择器局部精确转义的效果。

另外由于 tailwindcss 默认的 preflight 是针对 h5 的,所以我们也需要注入自己的小程序 preflight,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 js/wxml 的转义方法和 wxss 的转义方法是不同的,因为 css 中,往往会多加一个 \ 字符。

模板解析的重新实现

源码 regwxml/utils 部分

原先用的 wxml ast 是第三方的,已经彻底没人维护了,一直出 bug(比如wxml内联wxs),于是自己基于正则写了一个模板属性提取器。

这是由于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的,原先可能想着模板里,只要支持 class/ hover-class 这类的属性转义就够了。但是后续发现,用户在定义和使用组件的时候,也会经常把 className 作为属性传入进组件,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定义生成正则,来对满足条件的属性进行转义了。比如:

<my-com class="bg-[#123456]" hover-class="bg-[#654321]" custom-class="text-[#ff00ff]" happy-attr="text-[green]" sad-attr="text-[blue]"></my-com>

默认只匹配转义 2 个,怎么行呢?所以开放了 customAttributesEntities 配置项,这个配置项会和原先 class/ hover-class 相关的属性一起进行匹配,从而转化上述例子中所有的 Arbitrary values

动态源码补丁

源码 tailwindcss 部分

很多时候,出于 tailwindcss 自身的限制,和技术国情等等原因。我们的 pr 往往不会被他们接受,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己去修改他们的源码,从而封装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 tailwindcss。这种可以通过 fork 一个新的版本进行发布来做到,也可以通过给源码打补丁做到。

注意点:给源码打补丁,这个操作一定要是幂等的,不然重复执行可能会破坏源码的结构

支持自定义长度单位(rpx)

源码 tailwindcss/supportCustomUnit 部分

自从 tailwindcss 3.2.x 开始,由于加入了单位分类校验 issue#110 导致原先一些直接在类名里写 rpx 的原子类,被错误识别然后被转化成了颜色。

什么意思呢?

比如现在有三个原子类,text-[#123]text-[30rpx]text-[30px],在 3.2.x 之前,前一个是字体颜色,后面两个是字体的大小。在这个版本之后,前 2 个是颜色,只有最后一个是字体大小了!

这是因为 tailwindcss 会对 mdn 上合法长度单位进行校验,在合法长度单位列表内,则认为是字体大小,反之则为字体颜色。而 rpx 这个单位是微信的独创,不是一个标准的 css 单位,自然就在合法长度单位这个集合之外了。

那么如何进行修复支持呢?通过阅读 tailwindcss 的源码,会发现它校验单位的方法在 utils/dataType.js 这个文件里。

再通过 babel 三件套: parsetraverse,generate 可以精确锁定暴露的合法变量列表位置,然后把 rpx 这个单位 pushast node.elements之后,重新生成覆写即可。

2.0 增加了什么?

这个版本新增了 UnifiedWebpackPluginV5
UnifiedViteWeappTailwindcssPlugin 这种以 Unified 开头的插件。

它们能够自动识别并精确处理所有 tailwindcss 的工具类,这意味着它可以同时处理 wxss,wxmljs 里静态和动态的 class(v1版本只有处理wxss,wxml静态class的能力)。所以你再也不需要在 js 里引入并调用 replaceJs方法了!由于 2.x 插件有精准转化 js/jsx 的能力,误伤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也大大提升了 taro 这种动态模板框架的开发体验。

欢迎体验,star/fork

尾言

正如马克·吐温的名言: To a man with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笔者的方案肯定也会有许多的局限性,本篇文章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的勘误。

欢迎大佬们指出,也欢迎大家的建议和指点 _

作者: ice breaker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