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最快的那五年
发布于 4 年前 作者 guiyingliu 2246 次浏览 来自 分享

本次分享的经历是我在上海从2013-2018年的工作过程记录,这 5年是我成长最快速的阶段。

初入职场

<2013-2014>

在去上海找工作之前,我加了很多技术交流群,问过里面参加工作的人,面试的常见问题,还请在里面关系不错的给我做了模拟面试。

2013年6月,我从长沙到上海来的时候,面试的情况还算比较不错,用了 3 天面试 7 家公司,拿到了4个offer。

我选择了一家小型公司,当是做语音助手App,那个时候的我就是一心想把做更多的事情,因为只有做了更多,自己成长才能快。所以每次负责人安排的任务,我都提前完成并且做完后还会主动找负责人领取更多的任务。

当我每次遇到不会的时候我都会请教负责人,负责人不会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每次就告诉我一个方向,比如Android中的异步请求,他说你去看看AsyncTask。然后让我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根据关键词找到这个技术点学习并且使用。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有三点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

  1. 提前准备,技术QQ群,通过关键字就能查到很多,找同行提前了解。这让我更快的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2. 初入职场想要成长的更快的方式就是积极主动的做更多的事情,这个阶段缺的就是实践经验。这让我学习到更多技术的实践经验;
  3. 还有就是当时负责人对我的指导方式,让我有了独立开发的能力。这让我拥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为小组负责人

<2014-2015>

因为我一直在小型公司,挺喜欢研究技术,但是通常来说你在小组中技术不错,态度积极主动就会被提拔成小组长。

刚被提拔上来的时候,还是保持着之前的风格,做事情快而且喜欢多做,做完了就帮别人做。但是这个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我把别人不会的事情都做完了,小组成员没有成长,然后还养成了小组成员依赖的情况,不会做就让我来做。随着团队人员的不断增加(从最初3个人到5个人),自己变得非常忙。

后来通过自己的反思和调整,把业务开发的功能都分配出去了,自己写了一些底层基础模块,如:网络请求,公共工具包,等。要是遇到不会的就给予思路,观察过程,要求给予反馈,保证不会影响到项目进度。

这样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了,然后基础库也比较稳定了,自己也越来越轻松了,自己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于是开始想着帮助其他小组,因为当时iOS小组人员比较不稳定,开发人员较少,进度也相对滞后。于是我就自费购买了一台 macbook(花了1w多,还了几个月)学习了下OC,然后就去帮iOS小组开发。

最后上级看我Android小组负责的不错,然后还会iOS开发就让我做了移动端负责人。我清晰的记得,那天是2015年4月1号愚人节。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有两点对我成长帮助很大。

  1. 角色转化,从原来的技术开发到小组负责人,工作内容和思维方式要及时变化。这让我学会了,要培养小组成员能力,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应该是做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做更多的事情;
  2. 稳定Android团队后,自费购买设备学习iOS,帮助公司解决iOS进度慢的问题,因为当时看到了团队的问题,每次都是Android端先上线,然后iOS进度晚半个月,所以想帮助公司把这个问题解决。这让我学会了,解决上级的问题,上级自然后给予你更多。

成为技术负责人

<2015-2018>

由于上家公司经营不善,打算从上海搬家到成都去,我不想去成都,所以我选择了跳槽。出去面了很多家,拿到了还不错的offer,于是我提出了离职。

当时我所在公司的CTO首先挽留我聊了很多,知道留不住之后,他推荐我去了一家他认为还不错的创业公司。那个时候公司一共就30多人,一个开发也没有,大部分都是销售,业务是做高端婚礼会馆,老板想做自己的系统,觉得系统能赋能业务。我的想法就是试一试,大不了重新找工作,于是拿着身份证就办理了入职手续。

当时办公场地在南京步行街和公司租的婚礼场地在一个地方,于是老板随便找了一个小办公室,搞了网线,我自带了电脑。这就是我的办公场所了。

初期最难的是招人,最开始就是叫朋友过来看看聊一聊,前几个人都是朋友叫朋友的,开发圈子里面都有些熟人。花了一个多月团队也初步成型,移动端,后端,设计都有1-2人了(早期只做App所以没有招聘前端人员)。

由于没有产品经理就自己每天和老板沟通需求,自己找了个原型图绘制软件把想法画出来,然后不断的和老板探讨。开始开发,由于团队刚开始磨合花了不少时间,所以开发时间也评估少了,只能加班搞。花1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系统的第一个版本。上线后天天加班改功能,因为需求只和老板讨论过,而没有和实际使用的业务讨论过,很多功能与业务场景不符合,想法过于美好,考虑不完善。在没有招到产品之前,我承担了产品的角色,前往业务一线天天和业务人员一起讨论,最后也做出了业务人员满意的产品功能。

过了两年后,公司从原来的30多人到了300多人。开发团队也跟着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几个人变成了三十多人,管理难度也大幅度提升了。从原来的几个人都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饭聊天到现在坐满了一个办公室。这个时候制度就很重要了,所以开始制定了一些制度,还有一些奖惩机制,以及找老板要了每个月都活动经费。这个时候我开始看很多管理方面的书籍、还上了很多管理到课程(线上、线下都有)、以及还请身边带团队的朋友吃饭,请教一些带团队的问题。

老板也给了我了足够大的自由空间,让我搭建了整个研发团队的制度、流程、福利。打破了我固有的技术思维,让我学习了商业思维,带我去上线下管理课。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有两点对我成长帮助很大。

  1. 自己当产品的经历。一定要去了解业务一线,老板看到是方向。业务一线才能提出真实需求。要学会提取符合业务产品的需求然后往老板的方向去做,这样才是对的。否则做出来业务人员不用,就是白做了。
  2. 思考问题的思维的转化。我的思考维度从“如何做,能不能做?”到“为什么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让我从技术人员的思维转换成了管理者思维,带我思考产品的商业价值。

总结

这5年,我经历了三次的角色转变,Android开发到Android负责人,再到技术负责人,每一次转变都经历了痛苦,经过自己的反思与适应,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总结一下 6 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提前准备,模拟会让你更加快进入状态。
  2. 做事情不要想着划不划算,做更多的事情,成长是自己的。
  3. 做负责人应该思考如何提高将团队战斗力,而不是自己的。
  4. 站在公司角度去解决问题,就是为自己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5. 想要系统赋能于业务,需求必须和业务人员反复讨论才行。
  6. 所有事情都需要先思考,为什么做,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