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群概念的兴起,人们对社群的兴趣也是越来越大,但是很多人在操作社群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社群的打造更是极其迷茫。其实社群作为种维系用户关系的纽带,在很多时候,我们打造一个高质量社群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用户,因此想要做好社群,你必须要学会如何运营用户,今天便为大家带来一个系统的社群养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高效的运营好用户。
一、为用户树立社群的价值观和使命
社群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干一件事情或许并不会取得成功,但一群人干一件事情就不一样了。社群便是集合了很多人的力量,而且运营者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在更多时候,社群运营者和用户的关系更像是合作关系,因此我们一定要巩固我们的合作关系。
所以,我们运营社群的第一步便是树立价值观和使命,让用户明白我们的目的,让用户看到我们的使命,这样才有了社群氛围,而没有价值观和使命的社群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叫做社群。
二、培养意见领袖KOL
一只狼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一群不团结的狼在很多时候也很难生存下去,但是一只领头狼带领一群狼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明白,社群虽然不是以某个人为核心而搭建的平台,但是我们一定要注重关键核心用户的打造,这样的话社群才有根基,并且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我们营造一个热闹的社群氛围,所以给社群培养KOL尤为重要,否则我们的社群难以留住用户,更是容易“死亡”。
三、定期举办活动
没有活动的社群是非常容易流失用户的,因此定期举办活动对于社群运营而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而且运营者一定要做到坚持,否则用户很难对社群产生情感。当然了,在举办活动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几个原则,首先是控制活动成本,其次要做到活动时间短但内容丰富,最后要保证定期举办,千万不要心血来潮想办就办,这样的话会前功尽弃。
以上,便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有效养成社群的方法。当然了,成功在很多时候是不可以复制的,因此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就要我们在运营社群的时候认真思考,从实战中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
社群管理分享三点经验
很多人对于社群管理的认知是:不就是当个群管理员,发个通知吗?人人都能做好的事儿。当初的我亦是如此认为。
每个群刚刚建立起来时,每个人都是兴奋的,积极参与每一次对话,参加活动更是踊跃报名。可慢慢的,二周过去了,三周过去了……再次举办读书分享活动时,报名的寥寥无几。
微商,公司宣传,活动转化,我们都需要建立社群,如何把社群价值发挥到最大,是每一个社群管理者最关切的问题。
那么如何组建高凝聚力社群,提高社群活跃度,同时让社群经久不衰呢?
一、社群运营的方法论和底层逻辑
现在我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朋友都来自这两年社群链接的伙伴。可以说,社群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打开了我的世界。
追本溯源,社群一直存在,俱乐部、圈子、部落、小组乃至社区,都有社群的影子。严格意义上来讲,社群即某种共同价值观下的精神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而社群运营,仍然遵循营销的本质:构建一切可以与人产生联系的方式,洞悉需求、满足需求。
其实导致社群走向沉寂的,要么是群主的目的未达成而不再维护,要么是群员的需求未满足而不再活跃。
要想将社群运营起来,首先要认识到它是一款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产品的价值=功能+体验+用户参与价值。
如何完整的构建一个社群?就需要依照社群的5个构成要素。
首先要「找同好」——同好是社群成立的前提,找同好就找到了成立社群的内核,你建这个群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群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一个社群的存在,既能满足成员的某种价值需求,并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又能给运营人员带来一定的回报,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甚至可以形成自运行的生态。
以我们最近的“怀左寒假60天私房课”为例,社群建立的初衷就是将热爱写作的人聚在一起,系统化的学习写作以及练习写作。大家进群的目的就一个:好好写作。这个群不用我怎么管理,大家都很自觉提交每天的作业,参与讨论,及时听课,自主分享……已经达到了一个自运行的状态。
其次明「结构」——决定社群的存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群规则。每个社群都会有自己相应的结构和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质量的社群一定是有规则的,不然就是广告满天飞,这个社群是没有意义的。
一开始就制定好群规则,该如何进行自我介绍,打卡规则是怎样的,课程时间又如何安排的,要让群员一目了然。
(群员一进群就树立好群规则,并且将规则落实)
(学习规则及具体安排)
然后长「输出」——决定了社群的价值,社群保证高质量的分享。
一个社群如果能够长期有质量,让社群成员能够产生粘性,在这里一定要有一个长期价值的输出。任何一个学习型社群如果不能让成员学有所成,那么就是失败的。你希望你社群里的这批人留下首先得提供社群价值。
社群要做的就是搭好输出的台子,制定好输出的游戏规则,然后不停摇旗呐喊助威,这也是好社群的稀缺所在。当然社群的核心人物每天要有高质量分享,并且带动群员积极分享。
(老师经常性加餐)
(社群群员有好的想法分享出来)
接着做「运营」——决定了社群的寿命,通过运营让我们的社群生态变得丰富起来。一个高质量的社群,一定要尽可能地设计一些规则和制度样,让成员尽可能的参与进来。通过参与到社群,社群群成员一定是有深深的归属感的,他会因为是这个社群的成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重要的是让用户参与到社群的运营中去,不是群主一言堂,要与用户互动,用户才会觉得亲切,增加趣味,自己参与的社群,无论怎样,用户能够感受到自主性,就会有归属感。
(怀左21天写作蜕变营结营现场)
最后能「复制」——决定社群的规模,同时会裂变分化出社群规模。社群成立之后,对于大部分运营者来说都会遇到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做大?也就是社群规模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思考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复制扩大?有什么错误,风险要提前规避?社群发展扩大记住四个字“欲速则不达”。
例如一个群的人数可能不多,正是因为成员不多,所以依靠每个人的自我规范就可管理,氛围融洽,凝聚力强,群内的总信息量不一定很大,但是参与度很高,质量也不低;但是人数一旦猛地增长,每个人说一句你也不一定看得过来,并且由于大量刷屏,体验下降、信息过载、价值鸡肋,参与的人越来越少,屏蔽群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信息量是大了,但人均参与量其实大大降低了,凝聚力也会下降,活跃度当然也就会下滑。
《小群效应》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人人都想加入大群,人人多在小群中活跃。
过多的人数带来过载的信息量对其他人是一种打扰,在人数和用户体验之间做好平衡,可以让社群持续良好地运营下去。
所以为了将群规模在扩大的过程中,将损失降到最低,有这样几个建议:
第一,加人要有节奏,不要一股脑引入太多;
第二,加人要有门槛,得来不易才懂得珍惜;
第三,加入要守群规,正是无规矩不成社群;
第四,老人要带新人,将社群文化进行传承。;
一个社群应该做到: 让别人一目了然地看到一个社群的能量。
二、社群良好运营的核心规则
大家都会加入许多社群,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加入各种免费群,一开始是激动和兴奋的心情,但当怀着良好愿望加入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群里充满灌水、刷屏、广告,甚至两个群友一言不合,变成争执,愤而退群。
而身为群主也会因各种琐事纠结,少于30人不成群,超过80人就开始热闹,超过500人又乱糟糟的不好管,不出半年,大家慢慢不再发言,最终成了一个死群。
“怀左蜕变书屋”和“怀左读者群”是我们目前在经营着的社群,【怀左读者群】如今有四百六十一人,但每天的消息不会超过十条,发个消息没人回复,艾特全员也没任何作用。
蜕变书屋呢?即使消息99+,也会点进去浏览一遍,用我们的话来说“在这个群即使不说话,仅仅翻看大家的聊天记录,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随便抛个话题出来,大家都会去产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同样是群?差别为何如此大呢?
从上面的定性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社群活跃与邓巴数的关系。过量的人和信息,低效的传播,对于自己需求的信息获取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
(注: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教授提出过“150定律”, 即著名的“邓巴数字”。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而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该定律认为,这是由人的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的。)
读者群当时开放免费名额,哗啦哗啦一下子就拉进去了三四百人,每个人进群目的不一样,价值观不同,便没有认同感……自然很难凝聚在一起。蜕变书屋这群人呢?都是学长精挑细选一个个拉进来的,并且我们每一个人都和学长有较强的链接。
一般的群十天半月不活跃基本就凉凉了,活跃的群呢也活跃不过一个月,蜕变书屋就不一样了,从建立到至今每天都很活跃,每天都有高质量的分享,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要参与进来。
(每日自发讨论必不可少)
很多群主在建群后都迫不及待地快速拉入很多人,结果偏离了群主最初建群的目的,整个群因为缺乏共同的话题和活动连接,就变成了一个灌水群。
一个群在入群阶段设置的筛选和挑战门槛越高,加入这个群后的流失率反而更低。如有的群要求必须付费才能进入学习,这样,群员反而更愿意遵守规则,维护学习秩序,毕竟能为成长付费而且付费不菲的人,一般质量也是极高的。
反之如果一个社群什么人都可以入群,结果一个群里既有大牛又有新手,把不同层次的人混在一起,认为这是所谓去中心化自组织,殊不知这恰恰是把牛人给骚扰走的最佳方法。
所以我们常说门槛越低的社群,经营就越难。因为门槛越低,参与的人就多,参与的人越多,竞争就大,竞争大了之后呢,就往里就不好进。大家都占着位置,别人想进来也难,没有专业能力的人,没有实操经验的人就很难往上走,一般就死了。
建群一定得设置筛选机制作为门槛,一来保证社群质量,二来会让加入者由于加入不易而格外珍惜这个社群。
真正的社群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人越对味学好。
三、任何人都应该懂得的运营交往模式
运营其实有许多种,可分为内容运营,产品运营,用户运营……但其实会发现无论做哪一方面的运营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
包括在运营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就是为了获取用户增长,做好用户维系,而运营的最好境界其实就是“感情运营”。
如果说运营就是与人打交道,那在这过程中有哪些交往模式值得我们参考呢?
1.用户至上原则
先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做用户?这个概念并不取决于你掌握了多少用户资源,而在于有多少用户认识你,甚至非常喜欢和你聊——用户真正打心眼里把你当成他们的朋友、知心人,觉得你靠得住。
不是说你去给用户讲一大串大道理,整天把“用户至上,用户为王”挂在嘴边,而应该帮用户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一个从来没跟用户认真交谈过的人,是没资格谈运营的。
管理者应当对于社群内的群员要有足够的了解。
身为管理者当然要和群员互加一个好友,定期找代表性极强的群员私聊,发现需求的满足度,以及孵化出的新需求的可执行性,增加社群粘度。
同时对群员进行标签化,可以从领域专业度、活跃度等多方面的去备注,微信的标签备注是蛮有用的,只要你用心带着群员去实现预先承诺的事情,信任感就会逐渐建立,社群参与度就不必说了。
之前我一直觉得和人交流太难了,尤其是和陌生人交流,更难了,总是觉得找不到话题,太尬了。就像第一期写作课程还没开始学长就给我说,让我和学员经常沟通。
但我一想,八十多个人……我和大家也不熟呀,那不尬聊么?只有每次学员有问题的时候才去联系“最近怎么啦?是不是有啥事呀?” 这种感觉就是很刻意,所以整个一期下来和学员的链接也不深。
课程结束后看许多人的朋友圈,去给他们点赞,评论甚至是私聊,突然会发现,哇这个人蛮有趣的,和人聊天也不难嘛,而且竟是如此美好。
当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以及第五期课程,身为社群管理者的我主动去和群员聊天,询问学习感受,帮助他们成长进步,和群员的链接深了后,他们就更加愿意到每一次的社群活动中来。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个点是“一对一链接”,和一个人聊天之前先去翻看下他的朋友圈,看看他最近的动态,关注哪方面的内容……再去聊天时也能聊开,别人甚至会觉得你很用心
2.同理心(换位思考)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共情,是指我们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地思考。
对于社群运营来说,有时候你可能会服务超过100名学员,要对接所有老师,对接助教/班长,会有学员咨询,这个时候,会好好说话特别重要。有的社群运营擅长链接,沟通,能照顾成员的情绪,让社群里的人感到舒服,也能感受到认同。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自己本身要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心态。
我遇到过很多情绪不稳定的学员,担心自己学不会,觉得课程压力大,或者对课程设计不满意,对课程规则有质疑。还有的咨询者,你回复慢了半个小时,对方已经把你拉黑了。
说到底,社群运营这个工作,是一个情绪劳动。医生面对患者要做出冷静的情绪,下属面对上司要做出服从的表现,而做运营要体现出来专业和耐心的态度。
比如你发公告的时候,社群群员为何不愿回复?做活动的时候,社群群员为何不愿意参与进来?
对比一下下面这两个话术,哪个让你感到更亲切?
(话术一)
(话术二)
看了以上两个话术,作为群员的你更倾向于回复哪个呢?话术一仅仅是通知,更像是一条命令;而话术二更具有人情味,并且将主讲内容提炼出来了,同时还提到了附加福利,获得亲笔书,更具有吸引力。
作为社群管理者的换位思考非常重要,并且要学会好好说话,发公告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只是通知别人。无论是话术,模板,还是表情都应该用心揣摩。
换位思考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尊重别人,相信别人,尊重他人其实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3.管理者应履行绝对的信誉
信誉是社群存在的根基,社群制定规则、规划活动时无时无刻都要注意这一点。要想拥有好的信誉管理者需做到以下三方面。
认真:你的每一个努力成员都看得到;
诚意:哪怕是社群人员的一点小小的疑问,都要尽全力解答;
重承诺:说到做到,不能做到的不要轻易承诺。
最好的转播方式一定不是自己发广告传播,而是转介绍!所以一定要树立社群口碑,给与群员超出心里预期的价值、惊喜或体验,让群员对社群的印象更加的深刻,由此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进来。
同时一定要懂得感恩,为什么作为社群管理者要懂得感恩?社群就像一个家,社群里的群员就像家里的孩子,他们会从管理者的身上学习。不是看管理者说了什么,而是看管理者做了哪些。做运营学会感恩用户,懂得这点,才会真正地学会尊重群员。
如果一个管理者不懂得感恩,那么他每日忙碌为群员所做的一切,群员们也是没有丝毫感恩之心的。
好的社群是管理者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去经营,感恩他遇到的每一个人,感恩信任他的每个伙伴,感恩选择他的群员们,经常关心他的群员……那这时,群员们也会报以感恩。
管理者的辛苦他们看在眼里,管理者的付出他们记在心里,当管理者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尽全力配合。
学会感恩,无论是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都将大有裨益。
社群,就是解决一群人共同需求的服务。
最后,
社群管理者自身需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扩大影响力。
我们来打一个假定:如果你加入的是一个在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的社群,你会不会相对起来要比在其他社群更关注这个社群呢?又或者当一个社群邀请了一个大咖级别的人入驻,会不会提起你的兴趣再次在社群活跃呢?
一般一个人加入一个社群,都是抱有目的性和需求的。作为社群的管理者不能给群员提供高价值的内容,不能满足群员的价值需求,当群员长期在这个社群里面没有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会选择屏蔽掉。
而社群的价值一般可以在这些地方体现出来,比如说:资源共享、内容输出、专业分享、干货资料分享等。
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工作。
互联网瞬息万变,你要能持续、快速地学会技能,才能满足群员日益增长的需求。
欲成领袖,必须先成长自己。
社群运营有套路,5个方法保持社群活跃,1000个社群也不在话下
建立一个社群容易,但运营好一个社群不简单,运营好1000个社群更难。社群的好处不用多说,看这次疫情期间,实体商家纷纷建立社群卖货就知道了。
最近有不少粉丝留言,建立社群以后,前3天,群内还比较活跃,随着时间的增加,社群内也就慢慢沉寂了,刚开始发红包时还能活跃下,后面发的红包半天都抢不完。
社群的活跃度与粉丝的体验度高度相关,只有当粉丝高度认同你,认同品牌,认同社群以后,才会成为你的忠实粉丝,积极参与你发布的活动
在建立我们自己的社群之前,我参加过很多的学习群,因为群太多,我一般加入后就设置成免打扰了。
如果我觉得群内有价值,我会每天晚上打开看,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没有,我就会果断退出,免得占位置。
结合自己以及周围朋友的体验,在后面自己逐步建立1000个社群后,我也总结了一套非常有效、活跃社群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01打造新人的社群归属感
大家也应该进过很多社群,或是兴趣群,或是小区群,或是课程群,或是电商群,有这样两种场景,你会更喜欢哪个社群呢?
场景一:你进群以后,群里没一个人说话,也没群公告,你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
场景二:你进群以后,群主发送了群公告或者欢迎语,群内成员对你进行欢迎,你们相谈甚欢,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可能达成合作关系的群友。
大多数人都喜欢第二类社群,因为给了自己一种家人的感觉,让自己感觉自己能够提供价值,别人也能给予价值,这个群对自己来说是有用的、是可以融入的、是有归属感的。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去打造新人进群后的归属感呢?
1、欢迎语
首先,新成员进群后,群主一定要发送欢迎语,主要要求包含两点:
·让粉丝立刻感受到价值
比如马上在群里发送一个资源\红包\优惠券,或者指导新成员下一步可以做什么,可以得到什么。
·强调群规,避免粉丝流失
现在有不少人喜欢在群里发广告,所以在新成员加入以后,一定要发送群规,避免后续做群成员管理时有争议。
那么,欢迎语到底该怎么写呢?给大家一个参考:
@欢迎你加入金沐生活的大家庭~
进群后,请认真阅读:
修改名称:地区‖昵称‖职业
群规:群内禁止发送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否则将会被抱出群哦~
直播链接:XXXXXX
邀请有礼活动:开课后添加群主XXXXX领取
#自我介绍模板#
【我是谁】
【坐标】
【行业】
【我的期待】
群内设有自我介绍的环节,请介绍一下你自己吧,让群里家人认识一下你,也可邀您好友一起结伴成长
当然,在设置时最好在重要的地方加一些表情,会更醒目,新成员一下就能看到需要看到的内容。
2、旧成员欢迎
在我们发完欢迎语后,新成员会进行自我介绍,也会观摩这个社群到底是什么样的氛围,从而判定到底值不值得自己深入关注,这时旧成员的欢迎就极为重要了。
我们可以提前联系一些群内KOL让他们来帮助活跃气氛;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自己准备几个小号,说啥自己都可以控制。
02建立固定的粉丝福利日
我们加入任何一个组织、单位,都是想获得价值,获得便利。而我们做社群的目的,一是想要加大品牌曝光,二是更好地变现。
想要在社群内进行转化,就一定要给予社群成员实惠,让他们心甘情愿在社群内付费,让他们觉得占了便宜,设置粉丝福利日是最能刺激消费的方法,就像“淘宝双十一”一样。
1、会员日
会员日是社群成员的专属福利,应该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有利于成员认同社群。可以进行全场打折,或者发放满减优惠券。
2、免单日
免单日,并不是说买什么都是免费的,更不是任何人都是免费的,我们可以设置固定的一天,配上相关的挑战,完成任务了(增加品牌曝光,实现用户裂变)才能免单,而且只是设置部分爆款商品可以参与活动。
3、体验日
还有就是新品发布日之前,可以让社群成员体验,并给出一些建议,相当于是一个种草,等产品真正发布时,社群成员更愿意买单,毕竟其中有自己的心血。
03随机发布游戏或话题
群内没人说话,主要是缺少发布话题、爱好提问的小白和愿意分享的大神,那么我们自己就可以不定期地在群内发布一些游戏活动或者话题,引发讨论。
比如机智抢答、猜价格、红包雨、掷色子、晒单等等,设定好规则,游戏后宣布获奖名单,一方面让参加的成员有荣誉感,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他小伙伴下次参加。
04体贴入微式客服服务
用户加入社群,一是想获得实惠,二是希望获得价值,能够快速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以,客服号一定要积极响应粉丝,即使不能立马回复,看到后也要进行说明。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设置快捷回复,让粉丝不会那么着急。
另外,客服的行为与态度代表着品牌形象,在粉丝向客服表达对产品以及服务不满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解决,不要想着拖延,等粉丝忘掉这件事。
05线下见面会增强链接
网恋的人为什么要奔现?因为网上聊得再好,也还是看不到摸不着。同样地,想要让社群成员真正认可你,在社群中有归属感,还是要见面聊聊才能更快建立情感联结。
所以,我们可以定期组织线下见面会,可以是学习课堂,可以是产品体验,可以是群友生日会等等。
总之,想要保持社群活跃,不让粉丝慢慢沦为“僵尸粉”,还是需要利用以上方法,提高粉丝对品牌的认同感。